在2011年底中国一位国家领导人出访德国期间,我国权威电视台在重点栏目中密集高调播出我国领导人参观西门子公司、宝马公司的画面。这相当于这些公司在中国权威电视媒体上植入自己公司形象的“软性广告”,可谓花小钱办大事,完胜其他国际竞争者和中国竞争者于无形。
在国际公关术语上,这被称为“软性广告”。在西方,你能设想在他们国家主流电视台的黄金新闻时段,长时间集中出现一家中国公司(而且是同本国公司构成竞争关系、有商业利益冲突的中国公司)的正面形象报道吗?恐怕想都不敢想。
讲了多少年“与国际接轨”,如果我们的媒体人还对一些国际惯例上的ABC全无概念,怎样不让人嘘唏感叹?
在中国公司同跨国企业的商业利益冲突日益尖锐复杂的背景下,一些外国公司借各种机会进行“软性公关”,借以在中国提升其形象,更需要予以特别警觉。因为这可能无形中置中国同业公司于不利地位,损害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更有甚者,这几年许多西方公司经常挥舞专利大棒,在国际上以滥诉中国公司“专利侵权”、抢注商标、阻止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等手法,妨害中国公司正当的国际竞争,损害中国公司的国际形象。华为、海尔、TCL、正泰、吉利、奇瑞等许多中国公司,这几年都在国际市场上受到西方公司这类不正当行为的对待。
这些西方公司在中国经营多年,清楚了解中国的各类“需求”,知道中国办事情的各种规则,了解中国的程序和行情,懂得利用各种良机,去谋取各种隐性却巨大的利益。我们相对应的部门,应充分了解对方的意图和真正诉求,以免在“不知不觉”中正中了对方的下怀。
衷心希望我们的媒体和宣传部门,能真正学会运用真正的国际规则,在这样一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中外公司商业竞争和商业利益冲突日益复杂激烈的今天,维护中国公平公正的商业竞争环境,尤其不要让两国间的高层访问成为外国公司进行软性公关、搞软性广告的良机,扬了别人志气,“灭”了中国公司威风。